讓上海每天減少1300噸垃圾,廚餘垃圾粉碎機能做到嗎?
10%公司派發上市公司變革紅利
能見度能源行業最具穿透力的思想
地產界地產界所有你想知汽車監控app道的事兒
財經上下遊跨界找尋市場常識
金改實驗室金融創新靈貨車管理系統感集散地
牛市點線面簡單專業時尚的財富平臺
科技湃讓我們走近科學
澎湃商學gps物流車隊管理院品牌課外書,生活經濟學
自貿區連線自貿區第一信息和服務平臺
廚餘垃圾是生活垃圾的主要組成,如何處理一直廣受關註。
近日上海市環科院傳出消息,該院組織的《上海市傢庭廚餘垃圾破碎直排可行性研究》(以下簡稱“研究”)課題取得瞭階段性的成果。參與課題研究的專傢認為,假設上海十分之一的傢庭普及廚餘垃圾粉碎系統,預計上海每天可在源頭減少1300多噸生活垃圾。
該研究成果一公佈,立即引起各方熱議。在“垃圾圍城”壓力日趨緊迫的當下,把廚餘垃圾“消滅”在廚房水槽,能否成為一條源頭減量之路?
2月7日,澎湃新聞(www.thepaper.cn)記者就此采訪瞭多位學界與業界人士,大部分專傢認為,安裝廚餘垃圾粉碎系統可以有效將其從城市生活垃圾中分離出來,一定程度實現生活垃圾減量。
同時,多位專傢稱這件“好事”要落地還面臨著重重困難——能否粉碎魚骨等堅硬垃圾、是否會堵塞管網、形成的污水是否會通過雨水管道污染河流大海,這些都有疑問。
“這肯定是好事,但做起來真的不容易,”參與上述課題研究的上海市環科院水所所長葉建鋒說。
“它的好處毫無疑問”
果皮、菜葉、剩飯、蛋殼、茶渣……這些司空見慣的生活垃圾都有另一個名字——廚餘垃圾。據官方統計,近年來,上海每天產生生活垃圾2萬多噸,而廚餘垃圾占比已超六成。
什麼是廚餘垃圾破碎直排系統?其結構並不復雜,就是在廚房下水管道安裝粉碎機。它的主要部件是電機,再加破碎葉輪,負責將瓜果蔬菜的表皮、殘渣以及剩飯剩菜粉碎掉,最終排入污水管道。
葉建鋒表示,根據研究的階段性結論,如果上海的廚餘垃圾粉碎機普及率達10%,全市每天就能減少生活垃圾1300噸;如果普及率進一步提高,對於化解“垃圾圍城”將產生顯著意義。
“廚餘垃圾處理機,它的好處毫無疑問,因為垃圾分類本身不容易,如果傢庭就可以自己處理一部分濕垃圾,把它分離出去,那麼(垃圾)末端處理的壓力當然會小。”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、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研究所所長何品晶告訴記者,這是一次自然而然的垃圾幹濕分類。
而現在的“研究”表明,隻要上海十分之一的傢庭安裝這套設備,每天可以直接減少垃圾焚燒廠處理費用89.86萬元或垃圾填埋場處理費用13.9萬元。“這筆省下來的費用,政府可以用於補貼使用破碎設備的居民傢庭。”葉建鋒表示。
一套設備300元至7000元
一套廚餘垃圾粉碎系統到底有多貴?葉建鋒說,假設每傢每戶要自費安裝,“廚餘垃圾破碎機的設備費用約在300元到7000元,一次購置後,運行費用每月約4.36元,根據不同需求購買不同檔次的配置,一般傢庭應該可以負擔。”
此外,葉建鋒認為,政府部門也可以建立相應的補貼機制,抵消或部分抵消居民傢庭破碎設備的購置費用和運行成本。
事實上,在歐美國傢,廚餘垃圾破碎直排系統已不是稀罕物。1927年,第一臺廚餘垃圾粉碎機在美國誕生。1955年,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的建築法規中規定,從1956年1月1日以後修建的,凡設計、安裝使用會導致食物垃圾產生的城市建築物,都必須配備預先認可的食物垃圾處理設備,任何人如果使用瞭未配備此種設備的建築物將構成違法。2009年,廚餘垃圾粉碎處理器被列入美國國傢綠色建築標準。目前,80%的美國新建住宅中都裝有食物垃圾處理器。
在亞洲,2000年,日本頒佈瞭廚餘垃圾再生法,購置電動廚餘垃圾粉碎裝置的傢庭隻需自己負擔1萬日元。傢庭廚餘垃圾粉碎後,可以直接排入下水道,又或者用熱空氣烘幹成粉末,加工成有機肥料。
“每天減少1300噸,這個說法有些樂觀”
也有人並不太看好廚餘垃圾粉碎機。
“安裝廚餘垃圾粉碎機,許多地方其實已經都有,問題在於它能力有限。”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、教育部固體廢物處理與環境安全重點實驗室主任蔣建國說,7年前,他傢廚房就裝瞭這套設備,“初衷就是你洗菜、洗碗後,廚房管道容易堵,有這個裝置就不會有堵塞的問題瞭。”
但是,蔣建國認為,即便上海10%的傢庭裝瞭這套系統,想要一天減少1300噸垃圾,可能性並不大。他解釋,減少1300噸垃圾的意思,是把所有廚餘垃圾全部算進去。但並非所有廚餘都可以進去,“一些硬的物質,比如魚刺、骨頭,機器的牙齒根本碎不瞭。”
蔣建國進一步說,根據經驗,粉碎機主要處理的是殘羹剩飯,如米面類比較柔軟的物質,把廚房以外的果皮專門扔進粉碎機,許多居民未必能做到,“總之,它能降低垃圾的量是有限的,每天減少1300噸,這個說法我覺得有些樂觀。”
一名接近上海市環衛部門的人士也認為,“1300噸這個數字隻是理論上的”。她告訴記者,相關部門先前在浦東一座新建小區和一座老區的改建中,探索安裝過粉碎機。結果顯示,最多有五成的廚餘垃圾得到處理。
最大的考驗在於地下管網
即使是參與廚餘垃圾粉碎機課題研究的葉建鋒,也有自己的顧慮,那就是連接傢傢戶戶和污水處理廠之間的城市地下管網。
他說,在中國,市政污水管網在設計建設之初都沒有考慮要接納廚餘垃圾。經過破碎的廚餘垃圾是否可以完全輸送到污水處理廠,能否不在管網內淤積,導致管道堵塞,都有待進一步的研究。埋藏在城市地下的污水管網,它的管徑、坡度、水位、水泵的設置等,都將決定廚餘垃圾能否完全被輸送到污水處理廠。
此外,還有一個嚴峻的挑戰:不少市政管網至今還存在雨污混接的問題,這意味著破碎廚餘垃圾形成的部分污水,可能通過雨水管網直排到河道和海洋,“成為黑臭河道新的污染源”。
蔣建國同樣有這樣的擔憂。
“雖然廚餘垃圾被敲碎瞭,但不是液體,還是會沉淀在管道裡。尤其在冬天,飯菜裡的油脂進入管道,混合在垃圾中一起凍住,哪怕是管徑大的管道,都得堵塞。”蔣建國稱,這是廚餘垃圾破碎直排必須考慮的問題。
污水處理廠的配套設施也必須跟上。何品晶說,廚餘垃圾進入管道後,污水中有機物濃度會隨之提高,“考慮到其中COD(化學需氧量)、BOD(生化需氧量)的濃度變化,那污水處理廠配套設施就需要進一步完善”。
需立法推動試點落地
基於上述疑問,廚餘垃圾粉碎機是否能普及,還在研究論證中。
葉建鋒透露,下一階段論證的重點之一,正是管網的輸送能力。“需要求證的是,現有下水管道要達到怎樣的流速條件,才能有效把破碎後的垃圾輸送到污水廠。”
源頭的破碎設備也需進一步論證。葉建鋒稱,不同的廚餘垃圾需要被粉碎的程度也不一樣,理想的狀態是其在管道污水中成懸浮狀態,這樣就更容易被輸送到污水處理廠,而不是在管網內形成沉降淤積,“我們會購買市場上各種型號的破碎設備進行試驗。”
“從垃圾管理部門來講,當然不希望通過長途跋涉,陸運的方式運垃圾,而是通過管道的方式,可以節約運輸成本。”上述接近上海市環衛部門的人士說,從長遠來講,她認為推廣廚餘垃圾破碎系統具有可行性,但最好通過居民自願的方式,讓各方面條件都合適的傢庭率先試點。
她說,即使無法將廚餘垃圾通過地下管網輸送到污水處理廠,粉碎機依然可以承擔垃圾分類的作用,在居民小區層面一定程度進行幹濕分類,“比如,可以和相應的濕垃圾回收企業合作,讓他們進小區免費收集破碎後的濕垃圾,回收利用,形成一條產業鏈,無論對居民也好企業也好,都得到好處。”
“管網改造太花錢瞭,不可想象的,對於大城市而言,一旦你污水收集的體制確定瞭,以後要去變它是非常困難的。”何品晶說,但是在城市新城建設中,如果考慮到要讓污水管道接納廚餘垃圾,問題就很好解決瞭,因而他建議從新建城區進行試點。
葉建鋒表示,研究課題還將繼續,未來相關法律法規、政策的配套是必要的,“這是一項系統工程,最終可能要通過地方立法來推動試點的落地。”
- gps車隊管理 豪美科技市面上有推薦的車隊監控系統嗎?
- 貨車管理系統 豪美科技推薦貨車管理系統,讓你掌握每輛車抵達的時間!@E@
- 貨車管理系統 豪美科技煩惱怎麼管理車隊嗎?推薦一款GPS車隊管理系統!@1@